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于2019年,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三秦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战略合作单位、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理事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并被省教育厅评为年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突出单位(是全省仅有的四所民办高校之一);通过了省发改委、省水务厅等几个部门对学校“四川省首批节水型高校”的复查工作;被提名为资阳市食品安全落实“两个责任”示范食堂;通过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开展集中用餐单位食堂食品安全抽查,并获得了好评。
学院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服务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崇德知礼、身心健康、职养深厚、多技强能”,能够自觉倡导和践行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生产生活方式,适应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现占地面积791.26亩,建筑面积41.1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33.27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211.16万元,折合图书总数86.02万册。专任教师647余人,硕士占比33%。各类学生总数近20000人,在同期设立的17所民办院校中位列第1。
学院地处拥有“节能之都”、“绿色城市”、“长寿之乡”之称的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资阳。东邻重庆,北接成都。学校距天府国际机场仅40分钟,距重庆高铁仅1个小时,成都地铁成都地铁S3号线直通城市中心,校外公交、出租车、共享电单车方便快捷。校内学生公寓空调、热水、独立卫浴、洗衣机、洗鞋机、烘干机等一应俱全,配备2座大型的高质量自主运营餐饮中心,同时拥有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多个独立功能场馆,如:科普馆、多功能图书馆、信息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体育馆、舞蹈房、钢琴房、茶艺室、烘焙室、书画室、健身房等。
学院构建“一个导向——促进就业,两个特色——生态文明教育、生命健康教育,三项原则——德技并修、分类培养、多元评价”的“123”人才培养模式。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等八个二级教学单位,建设“生态环境”、“生命健康”两大核心专业集群,开设有环境工程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护理等27个三年制高职专业、12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和8个三年制中职专业。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四川奥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2万平米的奥恒环保产教融合基地,与资阳市忠华康复医院合作共建学院直属附属医院,与北京重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龙泉共建实习基地,“一厂一院一基地”有力地支撑了学校两大专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学校还与北控水务、兴蓉环境、资阳市人民医院、资阳市中医医院、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现代医院、四川微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安井食品有限公司等100余家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24年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9960个,其中书记校长访企拓岗70余家,拓展岗位近3500余个。举办线下大型招聘会1次,专场招聘会32场,线上招聘会90场。指导学生参加“宏志助航计划”全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并实现顺利实习就业。其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186人,国有企业就业26人,应征入伍29人。
学院积极开展校校合作,以内涵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是西南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点,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开展中医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合作,与成都工业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西南民族大学党建结对共建。
学院以内涵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2023-2024学年,学院立项市厅级课题12项,其中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中华职业教育社项目项目1项,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2023年科研课题2项,2023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1项,2024年度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基地项目1项,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1项,2024年度资阳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3项。
学院深入推进岗课赛证融合,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殊荣。2024年获奖总数达89项。其中国赛获奖9项,省赛获奖72项,市赛获奖8项,教师获奖人数达18人次,学生获奖人数达142人次。其中,刘春丽教授带领的英语教师团队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外语课程思政国家级竞赛特等奖;曹莉老师带领的团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一等奖;周宗杰老师带领的团队在2023年中国大学生健美健身锦标赛中荣获古典健美身高180cm组第二名;原环境工程系(现生态环境学院)在第五届“北控水务杯”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024年四川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常规项目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学院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了多元化的学历提升体系,助力学子实现专升本目标。自考方面,与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成都大学、宜宾学院等知名高校开展深度合作。统考方面,结合学业指导和志愿填报服务,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升学路径。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教育渠道,与美国蒙东那大学合作推出“3+1+2”专本硕连读项目,与泰国格乐大学合作的“2.5+1.5+1.5”专本硕全中文学历提升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国际化深造选择,开拓了面向全球的发展机会。
2024年,在全省专升本考试统一改革的制度下,学院有115名学子升入本科院校。其中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录取23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录取14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录取12人,绵阳城市学院录取11人,西华师范大学录取4人,四川轻化工大学录取3人,成都师范学院2人,宜宾学院录取6人,乐山师范学院录取1人,西昌学院录取1人。
绿水青山沱江畔,陈毅故里育英才。学院全体师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遵循“崇德、博学、勇毅、笃行”的校训,传承“天人互泰、知行合一”的校风,以服务“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为使命,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大学而努力奋斗!